中信证券信投顾:迎接市场反弹春天 布局两大投资主线 邱箫蝉 J白云机场易旅阳光网BD-167
写在前面
一月,在市场面临股权质押、商誉减值及中美贸易谈判等风险的情况下,我们认为市场信心的全面提升需要等待。
二月,随着流动性宽松的预期更加明确、两会前后利好政策预期升温以及商誉雷、质押雷等风险事件的逐步解除,市场有望延续反弹。建议投资者把握机遇,迎接市场反弹春天,布局两大投资主线。
—研大势—
丨流动性宽松趋势明确,增量资金或加快入市。
美联储再次释放鸽派信号,为国内货币宽松进一步打开空间。
美国东部时间1月30日,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,并取消了进一步逐步加息的措辞。同时,对市场关注的缩表问题也表现出更多灵活性。
美联储继续释放鸽派信号,为国内货币宽松打开了空间。
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向宽信用发力,维持货币宽松是必然。
12月的金融数据显示,尽管社融增量略超预期,但社融存量增速仍在下滑,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仍待强化。为此,1月24日央行宣布创设央票互换工具,以提高银行永续债的流动性,表明了央行宽信用的决心。
在此背景下,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是必然。
多路增量资金入市趋势有望加快。
一是海外资金。1月份海外资金通过沪深股通增配A股创下2018年以来新高,合计净买入超过600亿元。
二是保险资金。1月28日银保监会发文,鼓励保险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,允许专项产品通过券商资管计划和信托计划,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。
三是券商资金。1月31日证监会网站发文,拟放宽券商机构融资融券要求、放宽券商权益类投资相关要求。
丨“两会”时间窗口临近,政策预期不断升温。
1月21日,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强调,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。
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,政策稳增长意愿不断加大。年初以来各部门争相出台稳增长政策,随着“两会”时间窗口临近,未来政策频繁发力值得期待。
逆周期调控力度将明显加大。
年初,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前下达1.39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,加快地方基建项目落地,以对冲经济下滑;1月8日,发改委表示将出台政策鼓励汽车、家电消费,提振内需增长;1月28日,通过十部委发文形式该政策正式落地。
往后看,更多稳增长的政策有望不断出台。
稳增长将更多向改革要动力。
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坚持向改革要动力。
财税方面,年初个税综合抵扣政策已经落地,未来在增值税“三档并两档”方面有望加快;市场准入方面,发改委近期明确表示,推进服务业开放,加快电信、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领域开放,同时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;产业政策方面,未来围绕高端制造、新型基础设施(如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、5G)等,均将加快。
资本市场改革迎来新的阶段。
1月30日,证监会发布《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》,并就其中两项细则征求意见。
科创板的建立,将在市场化发行承销机制、强化信息披露监管、更加市场化的交易机制、高效的并购重组机制、严格的退市制度等五个方面,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构,是资本市场发展中又一个里程碑事件。资本市场改革面临着新的期待。
丨压制市场的风险因素缓解,利于市场情绪稳定。
业绩雷、商誉雷等因素阶段解除。